首页 > 靶点 > MET

关于MET靶点,我们该知道些什么?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2021-11-30 13:09:40

尽管目前肺癌仍然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但在具有某些特定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靶向治疗的出现使患者的预后有了较大的提升,靶向治疗逐渐取代传统化疗,成为晚期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融合是NSCLC患者最为重要的两个肿瘤驱动基因,而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基因的激活突变、扩增和过度表达被认为是NSCLC下一个重要的潜在治疗靶点。关于MET靶点,我们该知道些什么?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MET基因及其致癌作用

 

▌ 什么是MET基因?

 
MET基因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长臂(7q21-31)。由MET基因编码的蛋白为c-MET,c-MET是一种具有自主磷酸化的跨膜受体。c-MET通路参与许多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细胞生长、存活、凋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c-MET通路正常表达促进组织分化和修复,异常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c-MET通路的异常激活主要包括三种类型: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扩增和MET蛋白过表达[1,2]。在这些MET基因异常中,目前已经有针对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药物获批适应证。
 

▌ 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分子机制

 
作为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MET与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合后,发生二聚化并引起细胞内多种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激活一系列下游信号通路,包括RAS-MAPK、P13K-Akt等,进而发挥其促细胞增殖、生长、迁移及血管生成等效应。与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一样,MET由E3泛素连接酶c-Cbl降解。MET14号外显子编码的近膜结构域是MET的关键负性调控区,包含一段半胱天冬酶裂解序列和一个E3泛素连接酶c-Cbl酪氨酸结合位点(Y1003),参与MET蛋白的泛素化和降解。MET14号外显子剪接供体及受体位点的突变会引起外显子跳跃,含有E3泛素连接酶c-Cbl的近膜结构域缺失,进而使MET蛋白泛素化障碍及降解率减低,增加MET的稳定性,引起下游信号的持续激活,最终成为致癌因子。目前研究报道的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形式多种多样,包括MET14号外显子剪接区域的点突变或缺失突变,以及极少数Y1003点突变(图1)[3]。
 

图片63t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图1.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分子机制
 

如何检测MET突变?

 
MET突变通常通过二代测序(NGS)识别,但在不同肿瘤类型中,MET突变的发生率有所不同:在肺癌中,仅约6%的NSCLC患者和3%的肺鳞癌患者中发现MET突变。而在妇科肿瘤中,MET突变的发生率稍高,约15%-51%的乳腺癌和7.4%的卵巢癌中发现MET突变。
 
目前用于检测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方法包含多种,如基于DNA的NGS、外显子14及其两侧内含子的Sanger测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基于RNA的NGS检测等。与Sanger测序相比,RT-PCR和NGS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此外,美国的FoundationOne NGS分析和日本的Archer MET分析于近期被批准作为检测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辅助诊断方法。随着更多的基于肿瘤组织和血液NGS的使用,具有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患者在接受全面的序列分析后被检测出来的概率越来越高[1,4]。
 
MET基因的扩增可以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逆转录酶-PCR或NGS检测来识别。在大约8%的乳腺癌中发现了MET扩增,同时发现MET扩增与三阴性乳腺癌有关[1]。
 
MET基因重排可通过NGS识别,尽管MET基因重排在癌症中并不常见,但在肺癌中发现了MET基因的新融合,肺腺癌MET融合的总发生率据报道为0.5%(图2)[1]。
 

图片63t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图2.检测到的MET基因突变情况
 

MET14号外显子跳跃

突变NSCLC患者该如何治疗?

 
目前,作用于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靶向药物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其中,MET-TKI在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NSCLC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研究发现,游离的c-MET可采用独特的自抑制构象,其激活环可通过D1228和K1110之间的盐桥锁定在ATP三磷酸结合位点上。根据结构组合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Ⅰ、Ⅱ、Ⅲ类)。目前已研发出针对这3种类型的相应MET抑制剂:Ⅰ型抑制剂可细分为Ⅰa和Ⅰb,具有ATP竞争性,可通过与Y1230的特征性相互作用结合到c-MET独特的自抑制构象上;Ⅱ型抑制剂也具有ATP竞争性,可结合到ATP腺嘌呤结合位点上;Ⅲ型抑制剂的结合位点与上述抑制剂不同,目前还没有关于Ⅲ型抑制剂治疗肿瘤的研究[4]。
 
MET-TKI为选择性的三磷酸腺苷(ATP)竞争性抑制剂,通过抑制MET的活性进而阻止下游相关激酶的磷酸化,使下游信号转导停滞,以此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及血管形成。许多临床个案报道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患者经TKI治疗取得了客观缓解,其中赛沃替尼今年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赛沃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选择性的Ⅰb型MET-TKI。一项Ⅱ期临床试验(NCT02897479)的最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87例确诊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NSCLC患者中,有70例接受了赛沃替尼治疗,中位年龄为68.7岁,腺癌占57.1%、肺肉瘤样癌(PSC)占35.7%。在61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47.5%,疾病控制率为93.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8个月。发生率≥20%的不良反应为外周水肿、恶心、AST/ALT升高、呕吐和低蛋白血症;≥3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4%;导致终止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其中肝损伤和过敏反应各占2.9%。另外,此研究结果还显示赛沃替尼可穿透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瘤患者也有效[3]。
 
随着对MET靶点研究的深入开展,期待未来靶向MET靶点的药物在国内呈现百花齐放的场景,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参考文献:63t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1]Malik R,Mambetsariev I,Fricke J,et al.MET receptor in oncology From biomarker to therapeutic target[J].Adv Cancer Res.2020;147259-301.63t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2]Huang C,Zou Q,Liu H,et al.Manage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MET Exon 14 Skipping Mutations[J].Curr Treat Options Oncol.2020 Apr 18;21(4)33.63t帝国网站管理系统